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政務公開?/?政策?/?行政規范性文件?/?依安縣政府辦行政規范性文件
依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依安縣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依政辦規〔2024〕1號
依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依安縣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
《依安縣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業經縣政府十八屆二十五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依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月3日
依安縣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
為持續推進我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促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提質增效,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暫行)>的通知》(黑政辦規〔2023〕5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將秸稈綜合利用與防治大氣污染、發展綠色農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緊密結合,堅持農用優先、多措并舉,培育壯大秸稈利用市場主體,以秸稈還田利用為主、離田利用為輔,促進耕地質量進一步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農用優先,多元利用。優先滿足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對秸稈肥料、燃料、飼料的需求,突出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二)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短板。聚焦制約秸稈資源化利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強化工作、科技和政策措施,補齊秸稈還田和離田利用等方面的短板,推動秸稈綜合利用高質量發展。
(三)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通過政府引導,全面推行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暢通要素流動渠道,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內生動力。
(四)堅持標準,規范作業。科學布局全縣秸稈還田作業模式區域,因地制宜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模式,督促引導秋季收獲時控制留茬高度,以利于下步秸稈還田作業。規范秸稈打包離田作業標準,有效控制秸稈離田帶土量。
三、工作目標
在鞏固現有工作基礎、加大工作推進力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全面落實農民主體責任,確保耕地質量提升和大氣環境質量提高。2023年,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1%以上,秸稈還田率達到60%以上。
四、重點任務
(一)加強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保育黑土耕地。將秸稈機械化直接還田作為重點,嚴格執行秸稈還田標準和操作程序,因地制宜分區域分作物推廣秸稈還田技術模式,提高科學規范還田覆蓋率和到位率。協同推進秸稈腐熟、生產有機肥和畜牧養殖過腹等間接還田方式,做好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發揮好秸稈還田的耕地保育功能。
(二)加快秸稈離田產業化利用,延伸產業鏈條。加快推進秸稈揉絲、黃貯等飼料化利用,促進秸稈飼料轉化增值。鼓勵集中供熱小燃煤鍋爐的生物質改造替換,繼續引導農戶安裝戶用生物質爐具,積極推廣秸稈生物天然氣、熱解氣化等技術,提升農村清潔用能比例。推動以秸稈為原料進行編織加工,生產糠醛、非木漿紙、人造板材、降解膜、餐具等復合材料和工業產品,以及水稻秧苗、食用菌、花卉果木、草坪等基質基料,延伸秸稈產業鏈。
(三)做好秸稈供需有序銜接,確保原料供應。按照政府統籌、市場運作、多方受益的原則,由政府統籌規劃秸稈資源供應,指導大型秸稈產業化利用企業、村集體、秸稈離田作業主體等簽訂多方合作協議,明確各方責任,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四)規范秸稈打包離田操作,提高作業質量。積極推廣不帶土的秸稈離田作業方式,嚴格執行離田作業技術標準。指導秸稈收儲運主體、大型秸稈利用企業,對收集的表土及篩下物加強管理,通過直接還田或加工生產育秧基質和有機肥間接還田等方式回流耕地。
(五)強化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降低作業成本。探索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新路徑和有效方式,通過扶持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方式,把秸稈還田離田作業納入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內容,降低秸稈還田離田成本,解決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堵點難點問題。鼓勵發展企業自營、農民合作社兼營和經紀人專營等收儲運服務網絡,通過市場化運作,提供秸稈收儲運綜合服務。
五、扶持政策
2023年,我縣將通過政府引導扶持,吸引社會資本和農民積極參與,建立農用為主、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發展模式,在保持政策總體連續性的同時,對部分扶持政策進行調整。同時,鼓勵鄉鎮政府出臺配套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一)秸稈還田作業補貼
1.秸稈全量還田作業補貼。對全縣行政區域內開展玉米秸稈翻埋還田、松耙碎混還田作業的,省級補貼每畝32元;開展玉米聯合整地碎混還田作業的,省級補貼每畝20元。玉米保護性耕作免(少)耕補貼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政策執行。開展水稻秸稈翻埋還田、旋耕還田、原位攪漿還田作業的,省級補貼每畝20元;對因洪澇災害絕產(絕收)的玉米和水稻地塊,開展上述秸稈還田作業的,省級每畝再增加補貼20元。鼓勵引導農戶增加投入,提高作業質量和標準,噴施腐熟劑,加快秸稈腐解速度。
2.秸稈部分還田作業補貼。對在玉米或水稻同一地塊開展秸稈部分離田作業后,剩余不低于30%的秸稈進行還田作業的,省級按上述全量還田作業補貼標準的80%進行補貼。
(二)秸稈根茬殘余物還田補貼。開展玉米或水稻秸稈離田作業的地塊,對該地塊的秸稈殘余物、根茬進行還田處理的,省級補貼每畝10元。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工作推進。各鄉鎮要切實履行屬地責任,實施“一把手”工程,落實鄉鎮長負責制,逐級簽訂秸稈綜合利用任務書。要壓實各級“田長制”管理責任,把秸稈還田離田工作任務落實到人、包保到戶、管控到地塊。要落實農戶、合作社主體責任,發揮基層黨組織、駐村工作隊作用,組織動員群眾統一思想認識,全面完成秸稈還田離田任務,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縣級在秸稈利用周期內實行定期調度、通報和預警制度,縣農業農村局要安排專人,開展農業農村部秸稈資源臺賬系統數據采集,按時上報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推進和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縣級將對各鄉鎮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情況依法依規開展督導檢查和總體評價,對不能保質保量完成目標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對未完成秸稈綜合利用率既定任務目標的扣撥補助資金,秸稈綜合利用率比既定目標每低1個百分點,以鄉鎮為單位扣撥年度秸稈綜合利用資金100萬元。
(二)明確部門責任。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秸稈固化成型燃料利用、秸稈機械化還田指導工作。縣發展改革局負責生物質發電、生物天然氣、纖維素乙醇等燃料化利用指導工作。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秸稈工業原料化利用項目指導工作。縣財政局負責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結合預算管理相關要求,會同縣級有關部門,根據建設任務完成情況和有關資金渠道做好秸稈綜合利用資金籌措和撥付工作。縣生態環境局負責秸稈禁燒管控工作。
(三)落實行業政策。縣自然資源局要將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納入各地國土空間規劃,并對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給予支持,并積極做好項目用地預審等前期工作。稅務部門負責落實增值稅即征即退和企業所得稅減計收入等秸稈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電力部門負責落實對秸稈撿拾、切割、粉碎、打捆、壓塊等初加工用電按農業生產電價執行等政策。金融部門負責引導全縣銀行機構積極給予符合條件的秸稈綜合利用的企業貸款政策支持。
(四)加強技術指導。督促引導農作物機械收獲時控制留茬高度,同步進行粉碎拋撒,以利于下步秸稈還田作業。積極推廣不帶土的秸稈離田機械和“部分離田、部分還田、全量利用”秸稈全量利用模式,規范離田作業標準,合理調整機械設備,從源頭上減少土壤流失。組織有關科研單位、高校、企業,成立縣級秸稈綜合利用專家指導組,下沉基層指導。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宣傳補貼政策,因地制宜推廣科學實用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五)加強資金監管。各鄉鎮要切實提高資金監管水平,對于面向農戶的補貼,全部納入“一卡通”管理,提倡鼓勵引入第三方服務監管等方式,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加大資金管理與使用問責力度,防止出現資金管理不規范、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滯留沉淀等問題。對虛報冒領、擠占挪用、閑置浪費補貼資金等違規違紀行為,依規依紀依法處理處罰,追責問責,確保資金安全運行。依法依規探索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發放與黑土地保護責任落實掛鉤機制,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六)營造輿論氛圍。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多種手段,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大力宣傳補貼政策和實用技術??h農技推廣中心要給農民算好秸稈還田培肥地力的生態效益賬,解答秸稈還田不會造成病蟲害加重的疑問,提高農民主動參與意識。打造秸稈綜合利用示范樣板,增強輻射帶動效應,提升全縣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023年依安縣秸稈綜合利用指導性計劃
附件
2023年依安縣秸稈綜合利用指導性計劃
單位:畝
鄉鎮 |
玉米水稻種植面積 |
玉米水稻秸稈還田面積 |
玉米水稻秸稈離田面積 |
備注 |
合 計 |
2058866.43 |
1256000 |
802866.43 |
|
太東鄉 |
101039.25 |
61600 |
39439.25 |
|
上游鄉 |
106354.05 |
64900 |
41454.05 |
|
紅星鄉 |
128136.94 |
78200 |
49936.94 |
|
先鋒鄉 |
135288.32 |
82500 |
52788.32 |
|
新屯鄉 |
140534.89 |
85700 |
54834.89 |
|
新興鎮 |
258597.89 |
157700 |
100897.89 |
|
三興鎮 |
122543.9 |
74800 |
47743.9 |
|
依龍鎮 |
321979.94 |
196400 |
125579.94 |
|
解放鄉 |
86848.92 |
53000 |
33848.92 |
|
新發鄉 |
88298.03 |
53900 |
34398.03 |
|
中心鎮 |
191909.53 |
117100 |
74809.53 |
|
富饒鄉 |
169282.81 |
103300 |
65982.81 |
|
雙陽鎮 |
94720.09 |
57800 |
36920.09 |
|
陽春鄉 |
102767.8 |
62700 |
40067.8 |
|
依安鎮 |
10564.07 |
6400 |
4164.07 |
|
關聯稿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